1962年Boris Levinson在心理衛生(Mental Hygiene)期刊上發表「狗為治療伙伴」(The dog as a co-therapist)的文章,在臨床心理學領域首次出現動物協助治療。最常見的動物有狗、貓、和馬。

動物協助治療在心理健康治療中最普遍的目標包括:改善社交和溝通;減少孤立、無聊和寂寞;情感和情緒開朗、降低憂鬱、和提供快樂;改善記憶和回憶;處理悲慟和失親;改善自尊、提供成功和感覺重要的機會、和改善自我價值感;改善真實感;改善合作和解決問題能力;改善專注和注意力和增加參與;減少操控行為;改善情感表達;降低焦慮;減少濫用行為;改善信任;學習適當的接觸。

在心理健康治療中最常用的動物協助治療以達成上述目標的活動包括:練習教動物新事物;和動物一起玩及其他型態的適當互動;學習練習照顧、清洗和餵食動物;學習有關動物的資料(狗種、狗史等);懷念動物或死去的動物;記住和重複有關動物或其他的資料;帶動物散步;接納動物並接受和給與動物適當的情感;討論在特定情況下動物可能的感受;學習溫柔控制動物的方法;觀察和討論動物對人類行為的反應;解釋動物的行為;類化動物行為在人類環境中。

在班級中使用動物協助治療和動物協助活動(animal-assisted activity, AAA)的目標包括:獲得有關動物的知識;學習人道的動物照顧;經由人和動物的互動促進動作技能的發展;動物訓練;練習紀律;發展仁慈和同情的態度;學習照顧;練習忠誠和責任;體驗人和動物的聯結(bonding);學習有責任感的寵物所有權;及學習動物協助治療和動物協助活動的訓練和活動(Chandler, 200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