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故事可應用在許多情境和行為的教導。

 

社會故事包括三種基本句型:

描述句(descriptive sentences)、指示句(directive sentences)、以及觀感句(perspective sentences)。

‧描述句:通常在社會故事剛開始就出現,描述行為發生情境相關的特徵、和自閉症學生相關的因素、以及發生的原因,在社會故事中最常出現的錯誤就是使用太少的描述句。例如「上國語課時班上同學都看著黑板或老師」。 
 
‧指示句:通常在描述句後面,針對特定情境和線索而做出期望反應/行為或社會技能的敘述。指示句通常以「我要….」「我會….」「我能….」開始,如「我會看著老師或黑板」「我會排隊」「我要坐好」等。 
 
‧觀感句:描述其他人的的反應、感受和動機。如「當班上同學都安靜上課時,老師會很高興」。 
 

 

社會故事的完成步驟如下:

1.確認一個問題行為
2.找出可以改善該問題行為的適當社會技能
3.收集適當行為的基準線
4.協助學生或教師自行寫社會故事
5.視學生能力和興趣,使用必要的照片、圖卡或圖畫。
6.要求學生讀/看社會故事,並演練適當行為。
7.收集介入的資料
8.若兩週內未改善,簡單改變社會故事。
9.教導維持和類化

 


社會故事舉例:控制大聲喊叫行為

 我們用聲音告訴別人事情
 
 我們用聲音告訴別人我們的感受
 
 當人笑時,就表示他很快樂
 
 當人哭時,就表示他很難過
 
 大聲喊叫表示他很傷心或生氣
 
 當我的朋友聽到我大聲喊叫,他們會認為出了什麼事,並且擔心我
 
 我應該告訴人們我的感受
 
 只有當我傷心或需要幫助時才大聲喊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