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rick (1986)對影像自我楷模之定義如下:

影像自我楷模可視為學習者觀看自己在錄影帶上的適當行為或成功行為影像之方式。

有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將學習或執行任務的情形錄影下來,隨後觀看錄影帶。
觀察自我楷模的錄影帶是一個複習的形式,有利於學習影像自我楷模學習者編碼和反思,而且對於看不到自己表現的技能特別有效(例如:游泳、舞蹈)。

因此,從上述可知,影像自我楷模即是將學生成功的行為或是欲讓學生學習之行為透過錄影機的錄製與後製作之後,將此成功行為錄影帶介入教學播放給學生學習,已達到讓學生改變行為或是維持行為或是誘發行為之目的與作用。

 

綜合國內外運用影像自我楷模學習於特殊教育教學中之研究結果可以發現,研究對象包含智能障礙、閱讀困難、自閉症、情緒困擾、聽覺障礙等,涵蓋的特殊教育學生類別多樣。

欲改善的學習行為包含社會技能學習、分心行為改善、閱讀能力改善、不當行為改善、溝通技巧改善、購物能力改善、搖頭行為改善等,介入的學習行為從教室內行為到教室外行為皆有。

因此,可以發現學生透過影像自我楷模學習的確可以增進自我學習,經由觀察自己而改變和修正自我的行為,讓自己能夠很快的產生期望中的新行為。

 

文章來源:方婉真(98.07)。影像自我楷模學習在特殊教育運用之探究。東華大學花師教育學院特教通訊,41,1-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