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教育部部長曾志朗的小孩在就讀國小時,也曾有拒學症的現象出現,早上起床後就會覺得不舒服,吵著不要去學校;也有許多小孩上學時在校門口哭哭啼啼,不要和家人分開,或到了學校後跟老師說肚子痛,要打電話叫家人來帶他回家。

這些孩子的行為都可能是拒學症的表現。

(一)拒學症症狀

拒學症兒童表現出來的行為癥狀可分成三部份:

1.心身症狀:如肌肉緊張、呼吸不順、臉色蒼白、頭痛、胃痛、肚子痛、拉肚子、腹痛、嘔吐、反胃、盜汗、暈眩、臉色蒼白、喉嚨痛、發燒、和頻尿等。

 2.抗拒行為:如口語的反抗、哭訴、發脾氣、不起床、不準備上學的事物、抗拒離家上學或到學校後不願下車、和家人拉拉扯扯、抱怨學校相關事物等。

3.心理症狀:表達出不良適應的恐懼、過度焦慮、憂鬱、不安、和有罪惡感。在認知上對上學有不理性的害怕、誇大引起焦慮的情境、低估自己因應引起焦慮情境的能力等。

小學生多以身心症狀為主,小學高年級或國高中生也會有抗拒、易怒與退縮行為或合理化現象。拒學症患者也會出現憂鬱、不安、罪惡感、無價值感、睡眠障礙、或自殺念頭等。拒學症呈現的焦慮症最多是分離焦慮,次為社會畏懼症、再次為特定對象畏懼症。拒學症容易出現在不同階段轉換的年齡,如6~7 歲上小學,12~13 歲上國中時。

 

(二)拒學症的成因

造成兒童拒學行為的原因可能包括生理、心理及環境等多方面的原因:

1.生理因素:自律神經系統失調、藥物反應、及感覺統合失常。

2.不良性格與習性:傾向自我中心、任性的個性。

3.分離焦慮。

4.過度依賴/親子依附。

5.現實我/理想我落差。

6.父母不適當的鼓勵和期望。

7.不良的學校經驗。

8 不良同儕/人際關係。

 

(三)診斷和評量

拒學症的診斷和評量包括醫學診斷如精神科醫師的診斷;多元的評量包括晤談、觀察、使用評量表、自陳量表/報告、及自我省察等。晤談對象包括兒童、家長、教師、同儕及重要他人等。評量主要以了解困擾問題、觀點、互動狀況、環境中影響因素等。

DSM-IV 上並沒有拒學症/懼學症的診斷,依兒童問題癥狀,可能診斷為分離焦慮症、廣泛性焦慮、特定對象畏懼症、和社會畏懼症。

 

(四)拒學症的療育

拒學症的療育包括:必要的身體檢查、藥物治療、個別諮商/家庭諮商、行為改變技術的運用、家庭生活常規建立、良性溝通與同儕交往、學校關懷溫暖的環境及多元教學和評量等。

學校內可運用的方法如下:

1.避免學校內引起恐懼的情境:如系統減敏感法、接觸減敏感法(in vivodesensitization)等。

2.增加正向因應能力:如認知行為改變技術(認知重建、因應策略/行為技巧訓練)、示範/參與性模仿、角色演練來加強因應能力。

3.使用行為改為技術強化良好正向行為如:如行為塑造/養成(shaping)、消弱(extinction)、區別增強其他行為/替代行為(DRO、DRA)、時制管理(contingency management),如消除增強不當的拒學行為、處罰拒學行為、增強上學行為等。

4.親職教育:如家庭諮商、家長訓練(操作性制約技巧)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