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本位教學(activity-based intervention approach)意指將學習目標整合於幼兒日常活動或其感興趣的功能性活動之中來學習。

Bricker和Cripe(1997)曾說明此種教學或療育方法乃是「由幼兒所主導,是在例行的或已設計好的活動中,嵌進幼兒個別的長期或短期目標,並且利用合乎邏輯的行為因果,來引發功能性和生產性的技能」。

誠如Raver(1999)所言,此種介入方法的目的在使教學成為對幼兒具有意義與功能的活動,促進幼兒與教師之間自發性和有意義的互動,並且幫助幼兒對於習得技能的類化。

 

 活動本位教學包含四個基本要素(Pretti-Frontczak & Bricker, 2004):

1. 教學係由幼兒所主導,並重視幼兒的互動;

2. 將教學融入於例行性、計畫性或由幼兒創發的活動中;

3. 所習得的是功能性和類化性的技能;

4. 系統化地運用自然合理的前事與後果。

從這四個要素可以發現其與系統理論和自然法(naturalist approach)的教學理念有一致之處,受到系統理論的影響,早期療育已不再只是教室或治療室裡進行的單調訓練,而是強調教學必須整合不同的發展領域,並且必須在自然的、有需求的情境下實施。

 

活動本位教學所建議的策略如遺漏、新奇、看得見卻拿不到、違反期望、片段漸進、尋求協助、干擾妨礙、中斷或延遲等方法,正可同時適用於誘發幼兒在動作、溝通、認知、社會情緒和生活自理等各領域的功能性學習。

其實,活動本位教學的特點之一即是將多重目標使用在單一的活動上,例如:幼兒幫玩偶洗澡的活動可以用於促進溝通(我要肥皂)、動作(伸手和抓握)、認知(身體的部位)、社會性(輪流使用肥皂)和生活適應(洗手)等多項領域的能力。

 

此一教學方式對幼兒的助益包括:利用活動中相關連的行為前提和結果,可以減少幼兒學習動機和注意力的問題;可以使學習具備普遍性與持續性;單一技能的學習並不侷限於一個活動,而且可以由不同人員透過不同環境和教材來教導;有助於幼兒維持既定目標的功能性;將學習嵌入日常活動之中,使得幼兒的照顧者與家人也可以成為教學者與教學資源;可以運用在小組或團體學習之中,提高幼兒參與的主動性(瑞復益智中心譯,民89)

 

 資料來源:蔡昆瀛(民94)。活動本位教學在學前融合教育之應用。 國教新知,52(3),12-1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