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策略教學法

策略介入模式(Strategies Intervention Model)

此模式由Deshler、Schumaker與其堪薩斯州的同事所發展,他們整合直接教學與認知行為調整,設計出一套系統性的策略教學取向。這些策略包括改述(paraphrasing)、自我提問(self-questioning)、視覺心像(visual imagery)與錯誤監控(error monitoring)。每一個策略都利用字母的縮寫,作為記憶的線索,以利步驟的回憶。例如,改述策略即為RAP,代表Read、Ask與Put等三個步驟。


教學的步驟分為兩個階段:認識策略(acquisition of the strategy)與策略的類化(generalization of the strategy)。

在第一個階段,學生被要求學習與使用策略。教學開始,教師解釋使用策略的理由與可被使用的狀況,接著教師使用放聲思考(think aloud)示範策略。學生練習策略的步驟,直到記住為止。並且當學生學習時,教師直接指導與回饋。

一開始,教材使用較簡單,之後逐漸進到與學生同程度的文章。當學生能有效地使用這些策略時,便進到類化的階段。此時,教師便提供許多策略的例子並時常提醒學生何時可以使用。學生有結構性地被引導至學生真實的作業當中練習,且被鼓勵以自我對談(self-talk)的方式使用策略。從頭到尾,教師有許多的解釋與回饋,學生的進展受到監控,並得到補充與回饋(引自Carlisle & Rice,2002)。

 

資料來源:林男勝(民96)。相互教學法對不同理解能力之國小六年級學童在閱讀策略運用與閱讀理解之影響。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