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應用輔具
文/王俊凱


    口語雖是人與人溝通最基本,也最常用的方式,但沒有口語,並不代表無法與他人溝通。事實上,非語言也能傳達溝通的意思,例如當一個人呈現喜、怒、哀、樂等情緒時,臉上的表情可以讓別人清楚知道他現在的心情轉折;另外,像點頭、搖頭、聳肩、手勢、眼神等,都能表達心意。

  對於無法用口語與人交換訊息的溝通障礙者而言,雖然能用非語言的方式來傳達,但想要更進一步表達想法,非語言所能提供的線索有限,或是令人難以了解。例如當溝通障礙者用手語與人溝通時,對於一般人而言,難以理解對話內容,所以溝通符號的選用與溝通板的設計便相當重要。

  溝通符號分為「非輔助性溝通符號」及「輔助性溝通符號」兩類,前者指的是除口語外,人的肢體語言、手勢、臉部表情、眼神、手語等,都是屬於非輔助性的溝通符號(即非語言溝通方式)。而輔助性溝通符號,由具體至抽象,分別為實物(體)、彩色照片、黑白照片、小模型、彩色圖象、黑白圖象、文字。一般而言,提供溝通符號時,應從具體開始測試,再依使用者需求調整,但最終的目的還是希望嚴重溝通障礙者,能使用文字符號在其溝通板上。

  溝通符號的選用,與溝通障礙者本身的認知理解息息相關,主要考量點包括:性別、年齡、溝通意願、符號認知能力、語言理解力、口語表達等。

  對於重度溝通障礙者而言,初期除可用彩色照片作為輔助性溝通符號外,在訓練計畫上應著重「溝通動機」的誘發,設法促進互動行為,並進一步發展功能性的反應模式。

  在溝通動機的誘發上,可選用個案本身喜愛物作為切入點,例如小芳喜歡火車模型,老師可將模型放到一個緊鎖的透明瓶內,當小芳想要拿取透明瓶內的火車模型,卻無法開啟蓋子時,便產生強烈的溝通意願,此時,老師便可指導小芳,藉由輔助性溝通符號完成溝通,協助她開啟蓋子。

 

  通常在使用溝通符號時,會考慮主題,包括:生理需求、社交互動、情緒感受、個別興趣、訊息交換,其常用語彙說明如下:

  生理需求:如肚子餓、口渴、上廁所、熱、冷、洗澡、休息、睡覺、痛、癢等。

  社交互動:如你好、早安、午安、晚安、再見、請幫忙、多少錢等。

  情緒感受:如高興、難過、生氣、害怕等。

  個別興趣:如看電視、聽音樂、散步等。

  訊息交換:如請給我您的E-mail、這是我的E-mail等。

  過程中,除訓練使用輔助性溝通符號外,還要訓練促進和維持溝通互動的非輔助性符號,例如眼神接觸、臉部表情、頭和身體動作、發聲,讓溝通障礙者能維持多元溝通方式與人溝通。

 

  輔助性溝通符號在溝通板上的設計原則,主要考量,包括:底色、格數、單頁或多頁、符號呈現動線。說明如下:

  底色:宜用淺色系,並避免使用深色系,導致圖形及板底顏色過於相近。

  格數:依照個別需要調整,針對認知較弱的溝通障礙者而言,可選用1格、2格、4格來呈現;對於認知較佳的溝通障礙者則可選用8格或以上的方式呈現。

  單頁或多頁:初期訓練時,可使用單頁呈現,隨著溝通障礙者能力逐漸提升,可考慮多頁,並用翻頁方式,擴充語彙,再進一步則可考慮跨時間、地點、特殊情境的安排設計。

  符號呈現動線:可依中文句型排列,如「我」、「想吃」、「漢堡」三張輔助性溝通圖形,即可依:主詞、動詞、受詞方式排列。

  藉由輔助性溝通符號,配合適當的溝通板及非輔助性溝通符號的運用,能協助無口語溝障者建立溝通管道,增進日常生活的便利性。
 

 

資料來源:http://www.mdnkids.com/specialeducation/detail.asp?sn=918

資料來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