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處理理論對教學的影響,綜合各方觀點,可歸納如下列幾點:

(1) . 學習的歷程中扮演主動積極建構的角色

由資訊處理模式的觀點認為,學習者在學習的歷程中並非被動地接收來自外在環境的訊息,也非對外在刺激只做機械式的反應。從許多的研究指出,在整個學習歷程中,若學習者能扮演主動、積極建構的角色時,他就能比較有效的表徵訊息、選擇訊息、詮釋訊息、組織訊息,進而能選取不同的策略以產生合適的反應。

 

(2) . 在學習的歷程中有較高層次認知歷程的存在

大多數的認知學者認為人們所有的認知活動是受制於一個較高層次的認知歷程,稱之為 meta-cognition(Flavell,1979),國內學者將其譯為「認知的認知」(鄭昭明,民77),「後設認知」(張春興,民77),其意指個體為達成學習所需的各種種協調活動,換言之,亦即個體對自身認知歷程的意識和控制。 Shuell(1986)在評述由認知的觀點來探討學生學習的文獻指出,一般學習過程通常涉及兩種較高層次的認知過程,第一種在規劃、安排、協調、指揮和監督各種學習活動。例如,策畫、預測所遭遇的資訊,猜測和對於學習過程的監視等等。第二種則為個體對學習材料和學習策略的瞭解。例如,所學的資料是否已學會,過程和步驟是否已完備等等。

 

(3) . 學生既有知識的重要性

知識係日積月累而成,這種學習的累積特性已被大眾普遍接受。基於此,新知識的理解、吸收,與原已習得的知識有著密切的關係。Wittrock(1974)的生成學習模型(Generative learning model)即說明了此關係的重要性:學生既有知識不但影響其理解新學習素材的程度,同時也影響其對外來資訊的興趣和取捨,既有知識如係不正確的想法,則這些想法不但不易在教學後改變,甚至會因
此兒對教材內容的誤解,造成學習上的障礙。

教學上,我們必須考慮學習內容是否適合學生的程度,或是教學前檢查學生的起點行為。這些觀點便是在強調:學習者在學習某項新教材前,應具備相關的知識或技能,以做為新學習的基礎。如,R. Gagne (1985)將此稱之為先備知識與技能(pre-requisite knowledge or skill),並視其為有效學習的內在條件。

 

(4). 學習是概念的改變

以往知識在學習新知識過程中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那麼,學習者如何將貯藏在記憶系統中的舊有知識,運用於新學習的歷程中,對新的知識加以理解,並同化到原有的架構,或放棄原有架構而順應新的結構,而將知識予以表徵與組織以獲得學習上的改變。基於此,1970 年代後半期概念架構理論(schema theory)的學說便因運而起(R.C.Anderson,1977)。所謂的「schema」(複數schem-ata ),是指有組織的抽象概念架構,通常用來代表一些事實、概念、法則原理或與運思行為,彼此之間的關係所構成的一個有組織的網路結構,此種網路結構可以是水平串列式,也可以是垂直串列式的,但通常將水平串列式轉換成垂直串列式,使得更具層次性的結構化特性,此種特性可使得低層次的架構包含於高層次架構中。以此觀點,人類的知識便是一個有組織、相互連結的網狀結構圖,貯存於記憶系統之內。準此而言,學習不僅是概念的改變更應是認知結構的改變。上述學習者的主動性、高層次的認知歷程、既有知識的地位、以及學習的概 念改變四個觀點在過去的自然科學教學活動設計中有些已被考慮,有些則有待重新考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