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本位早療服務型態(home-based model)又稱到宅療育(在宅療育),乃是由專業人員將療育帶到發展遲緩幼童家中,讓幼童在熟悉的自然環境中接受療育,並把家長教育成為一位教導者。

此服務適用於鄉下偏遠地區或年幼的孩子,特別是三歲以下的幼兒。此外,也提供給無法到療育機構接受服務或家庭功能
低弱的家庭(王,2007;劉,2006)。

通常是安排每週一次,每次60-90分鐘,由受過專業訓練的諮商員、教保員、護士、治療師等人員定期前往幼童家中訪視或執行教學及療育活動,協助瞭解幼童的發展狀況與需要。

主要工作重點在於提供家長諮詢、親職教育、教養技巧的指導與示範、教家長學習如何觀察幼童的發展與行為、協助家庭連結相關資源並提供幼童課程教學。

到宅療育的最大特色在於使家長能完全而直接的參與幼童的學習,成為幼童最主要的老師。專業人員也直接利用家庭環境中的作息活動和日常生活用品來指導孩子與家長,使家長容易貫徹實行老師或治療師所教導的活動。到宅療育並提供家庭所需要的支持,監督幼兒進步情形(王,2007)。

到宅療育服務型態的優點包括:
⑴對家長而言可以省卻往返早療機構的交通接送時間。
⑵幼童因一對一的療育,活動的銜接與流暢度高,幼童較少等待時間,因此練習的次數較充分;對家長而言,可充分參與,促進習得教養技巧。
⑶幼童能在自然環境中學習,減少經過訓練的能力類化到其他環境的困難。
⑷專業人員能與家長建立良好的關係,有助於幼童的發展。

其實台灣此種型態的早療服務早在民間團體或機構行之有年,如雙溪啟智文教基金會;政府則於民國93年針對療育資源欠缺地區的個案,推動「發展遲緩兒童到宅服務實施計畫」(黃,2006),希掌握最佳療效時期增進其發展機能。而民國95年度服務的到宅療育人數達1,677人(內政部兒童局,2007)。

  

  資料來源: 周治蕙(2007).從家庭護理的哲理談早期療育服務.護理雜誌,54(5),24-2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