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助聽器是將麥克風蒐集到的聲音加以擴大再送至耳內,加強刺激內耳感音器之剩餘毛細胞,但是對於極重度的聽障者,因內耳毛細胞功能喪失,即使藉由助聽器將音量擴大也沒有多大幫助,此時「人工電子耳」便是另一個選擇(臺中啟聰網站,民89)。 
「人工電子耳」又稱「電子耳蝸植入術」(cochlear implant),是一種精密的電子裝置,他們所感受到的聲音不必經過外耳、中耳與內耳的毛細胞,它將聲音轉變為電能,傳入經手術植入的電極,不需經內耳毛細胞,而直接剌激內耳聽神經,產生信號向中樞傳遞,產生聽覺(臺中啟聰網站,民89)。人工電子耳發出的聲音與正常聽覺系統所感知的聲音並不相同,因此植入人工電子耳後還需要長時間的訓練與學習,才能了解聲音的意義,也因此「人工電子耳」並沒有改變「聽障的事實」(張蓓莉,民89)。

「人工電子耳」的構造,基本上分為耳外裝置和耳內裝置。耳外裝置包括三部分:(1)麥克風,(2)語言處理機(speech processor)----能將聲音數位化的微電腦,(3)傳送器(transmitter)。耳內裝置分為接收器(receiver)和電極(electrode)。接收器經由手術植入耳後乳突骨處的皮膚下;電極則有二種,一種置於耳蝸內的活性電極,一種放進中耳腔內歐氏管的地線電極(劉殿楨,民8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