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特教鑑定與評量-名詞解釋 (104)
- Feb 24 Sun 2013 10:35
智能障礙鑑定之困境與共識
- Apr 25 Wed 2012 11:02
何謂固定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何謂流動智力(fluidintelligence))試以這兩種智力說明成名後智力減退的情形。
固定智力:以學得的經驗為基礎的認知能力,凡是運用既有的知識與學得的技能去吸收新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皆屬之。
固定智力與教育文化有關,在個別差異與年齡的變化並沒有密切關係。固定智力不因年齡的增長而降低,甚至有些人因知識與經驗的累積,呈現隨年齡增長而有升高的趨勢。
流動智力:一種以生理為基礎的認知能力,凡是新奇事物的快速辨識、記憶、理解等能力。流動智力與年齡有密切關係,一般人在二十歲以後,流動智力的發展達於頂峰,三十歲之後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降低。
- Feb 21 Tue 2012 11:00
雙聽作業(dichotic listening task)
Mowbray(1953)曾使用雙聽作業(也就是受試者一邊耳朵聽一種訊息),要求受試者同時注意兩耳所聽到的故事,在跟隨複誦一個耳朵所聽到故事的同時,還要注意聽另一耳朵傳來的故事。
受試者在聽完故事後,接受一個理解的測驗。
結果顯示,不管受試者如何努力去分配它們的注意力給兩耳的訊息,它們並不能夠同時注意到兩耳的訊息。這表示,人類的注意力是有瓶頸的。
- Feb 19 Sun 2012 10:59
主題統覺測驗(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TAT)
主題統覺測驗(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TAT)由墨瑞(Murray)和摩根(Morgan)所創用。
假設個人對圖畫情境所編造的故事,與其生活經驗有密切關係,其所編造的故事內容,常把隱藏在內心的衝突與慾望穿插在故事情節中,若善加分析故事中的主角或英雄人物,即可了解個人心理需求。
受試者一次選取 21 張(包括一張空白的圖片),每次只給一張圖片,要受試者依自己的想像編造一個故事,故事內容不加限制,但必須遵守四個原則來描述:圖中所描繪的情境、圖中情境所產生的原因、將來演變所產生的結果、個人的感想。
- Jul 10 Sun 2011 16:52
標準九Stanine
- Apr 23 Sat 2011 07:31
傅若斯蒂視知覺發展測驗
1.作者:由M.Frostig所發展,由劉鴻香(民69)所修訂。
2.測驗內容:本測驗包含五個分測驗:(1)視動協調(2)形象背景知覺(3)形狀知覺穩定性(4)位置知覺(5)空間關係。
3.適用年齡:4到8歲
4.施測方式:團體施測或個別施測均可。
- Apr 19 Tue 2011 17:11
附加缺陷
- Apr 18 Mon 2011 17:10
衍生障礙
衍生障礙:又稱次級障礙,乃是指其原級障礙所衍生出來之其他障礙:
包括難以管教、智力發展落後、學業低成就、學習障礙、語言發展問題、動作問題、情緒問題、行為問題、社會關係問題…等障礙。
- Apr 16 Sat 2011 17:09
原級障礙
原級障礙:又稱主要障礙。
包括注意力問題、過動及衝動。注意力為大腦最根本的功能,此功能發生障礙,於是產生上課不能專心聽講及答非所問等情況。
過動則是指常會有不相干的動作出現、亦指動作出現得過多、過快。
衝動型過動症的兒童往往為履犯者,其額業區產生障礙,因此無法對於刺激產生正確反應。所以其也許知道怎麼做但卻不會做。
- Apr 15 Fri 2011 11:57
台灣標準化語言評量工具
過去十幾年來,台灣也已陸續發展出一些標準化的語言評量工具,茲將台灣目前可用來評量學童口語能力的標準化工具,彙整如表一所示,並說明如下:
1. 修訂畢保德圖畫詞彙測驗 (陸莉,1988),主要目的為評量三至十二歲學童的詞彙理解能力。
2. 西北語句構成測驗 (楊坤堂等,1992),主要目的為評量國小一、二年級學童的語法能力。
- Mar 24 Thu 2011 07:49
知覺動作檢查表
1. 作者:原作為Reach及Kephart(1996),由毛連溫翻譯。
2. 測驗內容:共有22個可記分項目組成,分為十一個分測驗:
(1) 平均台活動(2)跳躍動作(3)認識身體部位(4)模仿動作(5)障礙路程行走(6)克勞斯‧韋伯測驗(7)雪中天使(8)板畫動作(9)曲線書寫(10)眼球追視(11)視覺形成。
3. 適用對象:學前兒童
- Mar 23 Wed 2011 08:47
拜瑞‧布坦尼卡之視覺-動作統整發展測驗暨視知覺與動作協調發展補充測驗
1. 作者:本測驗係Beery(1967)所發展出來,由劉鴻香及陸莉(民86)根據1997年版予以譯訂
2. 測驗內容:包括主測驗VMI(視覺動作統整測驗)共有27種完整的幾何圖形測驗,另有兩項補充測驗:視知覺及動作協調測驗。
3. 適用對象:學前兒童(3歲)至成人
4. 施測方式:團體或個別施測皆可
- Mar 22 Tue 2011 08:46
瓦列特氏基本學習能力評量表
1. 作者:係Valett所發展之Basic Learning Abilities Scales由許天威及邱明發(民75)所翻譯
2. 測驗內容:評量表共53題,分為:(1)大肌肉動作發展(14題)(2)感覺-動作的統整作用(7題)(3)知覺-動作的技能(15題)(4)語文的發展(7題)(5)認知技能(6題)(6)社交的技能(4題)等六大領域。
3. 適用對象:學前及國小兒童
4. 施測方式:個別施測之教師評定量表
- Mar 21 Mon 2011 08:38
修訂兒童班達完形測驗
1. 作者:原作為Bender之視動完形測驗(Visual Motor Gestalt Test),後由劉鴻香(民68)所修訂。
2. 測驗內容:包括九張圖片,由施測者依序出示,另受試者抄寫在十六開大之空白紙上。
3. 適用年齡:5到10歲兒童
4. 施測方法:個別施測
- Mar 20 Sun 2011 07:37
兒童感覺發展檢核表
1. 作者:鄭信雄、李月卿(民87)
2. 測驗內容:檢核表共計60題,測驗內容分為六大症候群:(1)前症反應不足(2)發育期運用障礙(3)視覺學習困難(4)觸覺防禦(5)重力不安全症(6)感覺統合失常。
3. 適用對象:國民小學兒童
4. 施策方式:係屬家長評定量表
- Mar 19 Sat 2011 07:34
柯韓二氏視知覺測驗
1. 作者:係由Himmill和Colarmso(1972)所發展,由周台傑、葉玉玲(民77)所修訂。
2. 測驗內容:共計40題,分成五類型題目:視覺類別、空間關係、形象背景、視覺記憶、視覺封閉等。
3. 適用年齡:4到8歲兒童。
4. 施測方式:個別施測
- Mar 17 Thu 2011 17:02
某生國文科成績的z分數為1.2、英文科成績的T分數為65、數學科成績的標準九分數為6。該生在此三學科之能力由高至低的排序為何
【99教檢】
某生國文科成績的z分數為1.2、英文科成績的T分數為65、數學科成績的標準九分數為6。該生在此三學科之能力由高至低的排序為何?(A)英文、數學、國文 (B)數學、英文、國文 (C)英文、國文、數學 (D)數學、國文、英文
- Jan 24 Mon 2011 16:11
聽力圖 Audiogram
【99彰師在職特研】
聽力圖是記錄受檢者對每一頻率所能聽取的最小響度而畫成的曲線圖,顯示聽覺受損者的聽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