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SA國際評量計畫(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PISA)是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OECD)所委託的計畫,於1990年代末期開始對15歲學生的數學、科學、及閱讀進行持續、定期的國際性比較研究。 PISA係由OECD會員國共同監督管理,並有許多日漸增加的非會員國(稱為夥伴國家)加入合作進行。

  此項國際性評量調查每三年舉行一次,第一次調查是在2000年,共有43國參與;第二次調查是在2003年,參與國家數為41國;第三次調查於2006年舉行,共有57國參加,台灣於此次開始參與此項調查計畫;

目前進行的是第四次調查,將於2009年正式施測,截至目前為止,共有包括台灣等66個國家、地區簽署參與此次調查。每次調查,各國通常會有4500名至10000名學生接受施測調查。

  每次評量會從數學、科學及閱讀三個領域中選定一個主要領域,賦予較多的重要性,另外二個次領域較未深入評量。

PISA 2000的主要領域為閱讀,2003為數學,2006為科學,故2009的主要領域又回到閱讀。

PISA 2000、2003、2006和2009的資料蒐集負責機構為澳洲教育研究委員會(Australian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簡稱ACER)主導的國際性組織,並由 Ray Adams 擔任此項國際計畫的主持人。

 

PISA評量主要分為三個領域:閱讀素養、數學素養及科學素養。

以滿十五歲學生(即國三生與高中一年級生)為調查對象,主要目的在評量學生們在完成義務教育後,是否能夠掌握社會所需的知識與技能。

這次是台灣第一次參加調查,抽測了兩百四十所學校,受測學生共計八千八百一十五位(到考率百分之九十七點七五);其中包含了國中、五專、高中、高職( 包括實用技能班與建教合作班)及進修學校。

測驗結果公布,台灣學生在「數學成就」平均成績的國際排名為第一名,勝過第二名的芬蘭、第三名的香港及韓國、第十名的日本及第二十一名的瑞典。

「自然科學」平均成績國際排名為第四名,亞洲地區僅落後於第二名的香港,但贏過第五名的日本及第十名的韓國。

「閱讀」成績為第十六名,表現雖遠優於OECD國家的平均值,但仍不如鄰近的韓國與日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