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erle(1971, 1982)提出〞奔馳〞(SCAMPER) 的設計表格,可供檢核表使用;這種設計主要藉由幾個字的代號,來幫助我們瞭解並實際運用。我們可用「代合調改用消排」單字代表,以利記憶。
a.取代(Substituted, S)
何者可被「取代」?誰可代替?有沒有其他材料程序、地點可代替?
b.結合(Combined, C)
何者可與其「結合」?結合觀念、意見?結合目的構想、方法?
c.調整(Adapt, A)
是否能「調整」?有什麼事物與此調整?有沒有不協調的地方?過去有類似的提議嗎?
d.修改(Modify, M)
可否「修改」?改變意義、顏色、聲音、形式?可否擴大?加時間?較大、更強、更高?
e.使用(Put to other uses, P)
利用其他方面?使用新方法?其他新用途?其他場合使用?
f.取消(Eliminate, E)
是否「取消」?有沒有可以排除、省略或消除之處?是否詳述細節,使其因而更完美、更精緻呢?
g.重新安排(Rearrange, R)
有沒有可以旋轉、翻轉或置於相對地位之處?怎樣改變事物的順序?或重組計劃、交換組件?(陳龍安,1991)
以上五種乃是較有名的檢核表。不過這幾種檢核表雖然形式相同,但是他們所具有的功能還是存在著性質上的差異。其中波利亞的檢核表是表示作業程序表;屬性表乃指描述問題整體狀況的表;奧斯本的檢核表、奔馳則指擴展設想框架的表。
2.步驟:
(1)要有條理的進行,檢查一下是否毫無矛盾的列作所有的項目。
(2)要以過去的事例、他人的意見及其他情報為基礎,列出項目。
(3)在根據檢核表進行設想時,還要根據萌發的設想反過來檢查一下檢核表是否有不周之處。
3.注意事項:不能一開始就製成表格,先要製作卡片,等數量充足時才進行整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