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unst與Lowe(1986,引自Sternberg,1991)綜合了生態溝通法與認知-社會處理法的觀點,提出了社會互動法,

此系統的兩個基本特點是:孩子行為的可預測性及反應的可讀性。

Goldberg(1977,引自Sternberg,1991)認為這些特點是加強社會溝通互動的主要意義。

  

社會互動法是按照固定階段的層級模式(fixed stage-to-stage hierarchical pattern)來發展溝通能力。共包括五個層級:

第一級:行為(behavior)溝通。孩子藉非口語行為傳遞溝通意圖給照顧者。  

第二級:認知(recognitory)溝通。孩子以非口語行為辨識熟悉的人、事、物。

第三級:偶發(contingency)溝通。孩子使用特異的(只有少數人了解)非口語行為去獲得及維持其他人的注意。

第四級:工具(instrumental)溝通。孩子使用較普遍的非口語行為(如:指向)去獲得想要的東西。

第五級:三向(triadic)溝通。孩子使用有意圖的非口語行為同時掌控環境中的人與物。

  

 

Dunst與Lowe(1986,引自Sternberg,1991)提出了三種促進溝通能力的策略,

第一種是制約策略(conditional strategies),即透過系統性的增強與社會溝通互動,幫助孩子理解簡單因的果關係(如:玩拉環玩具,拉一下就會有聲音或動作)。

第二種是互動訓練(interactive coaching),以輪流及模仿來幫助孩子進行溝通互動。

第三種是附帶教學(incidental teaching),建立在前二項策略中。

 

在互動過程中為了吸引及維持孩子的注意力,必須要操控相關環境,包括刺激事件的呈現,並利用成功的互動來發展孩子的溝通行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