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感覺異常的處理
一、口腔過度敏感的處理--
處理建議:(減敏感法)口腔過度敏感的小孩,常常會呈現過度地排斥我們給予的一些刺激,甚至會有磨牙、流口水等情形出現。處理這類問題的方法,是用「減 敏感」法。減敏感進行的方式,應從不敏感的區域來開始,比方說:
二、口腔過度鈍感的處理-- 處理建議:(誘發性技巧)此方法主要是針對鈍感的孩子。由於鈍感的孩子敏感帶很少,故家長或老師可以直接從臉部開始作拍、刷的刺激,來增加臉部及口腔周圍的敏感度。當孩子的口腔周圍感覺正常後,則進行口內按摩,口內按摩的方法與過度敏感的方法相同。
孩子的手、背部等,做有壓力的撫壓技巧;慢慢進行至肩部在到臉頰,最後作口腔周圍。
當孩子可以接受你的手在他的口腔周圍做撫壓刺激,接下來則可以進行口腔內的按摩,來達口腔內感覺正常化的目的。口腔內的按摩技巧係用手指按摩牙齦,由前面的牙齦做到臼齒的牙齦部分,來回撫壓上下牙齦。如果孩子磨牙比較嚴重,建議在兩邊臼齒側邊牙齦多加按摩。
當孩子的口腔可以接受手指頭的刺激以後,我們就可以增加不同的感覺刺激:用紗布繞在手指頭上沾開水,做口腔的按摩。口腔按摩最主要的目的在減少孩子口腔的過度敏感,讓口腔感覺正常化。
適合做口腔按摩的時間,是在三餐吃飯前的十分鐘、早上起床後,以及睡覺以前都需進行,才容易降低孩子口腔敏感程度。
●口腔動作異常的處理
一、不正常反射動作的干擾
發展障礙幼兒多因腦部功能受損,常使嬰兒期應消失的反射動作一直保留下來,或一些該存在的反射動作為出現,而影響口腔動作,常見問題有下列幾種:
1.過強作嘔反射
特徵:正常者當碰觸舌頭後半部,會引發作嘔,即為作嘔反射。過強作嘔反射係為碰觸舌頭前端或前舌面時,即引發作嘔反射;嚴重者,進食時湯匙碰到舌頭或刷牙時牙刷的碰觸都可能引發作嘔,而影響餵食或刷牙。
處理建議:
1.餵食時,食物放在湯匙前端,且湯匙不可餵得太深入,以免碰觸舌頭,而引發作嘔反射。
2.若個案有口腔過度敏感情形,應作減敏感手法及口腔按摩,來使口腔感覺正常化。
二、搜尋反射 (Rooting Reflex)保留
特徵:每個嬰兒都有搜尋反射,即當嬰兒肚子餓時,碰觸嬰兒一邊臉頰,嬰兒的 頭會轉向被碰觸一方。正常嬰兒搜尋反射在四、五個月大時會慢慢消失, 而發展障礙幼兒常沒有消失,所以是不正常的反射。如果一位腦性麻痺的孩子保留搜尋反射,則常轉向被碰的一方,造成擺位困難、肌肉張力的不正常。
處理建議:
1.正確擺位
2.餵食時,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臉部碰觸,以免引發搜尋反射。
3.若個案有臉部過度敏感情形,應作減敏感手法及口腔按摩,來使臉部、口腔感覺正常化。
三、吸吮吞嚥反射 (Suck -Swallow Reflex) 保留
特徵:初生嬰兒的進食多以吸吮吞嚥反射方式進食,但到了六、七個大以後,吸
吮動作和吞嚥動作漸漸可以分離,使吸吮成為可以隨意控制,而終生保留 吞嚥反射。發展障礙個案若保留吸吮吞嚥反射進食,則會造成無法咀嚼固體食物、食物一進入口腔立即吞下的情形,當然他們也不會有「含」住實物的動作出現。
處理建議:
1.訓練「含」的技巧:若個案雙唇閉合不錯,訓練「含住空氣」的遊戲, 當孩子懂得「含」的意思,再訓練「含水」動作,漸次誘發吞嚥反射分化。
2.個案若仍以此反射動作進食,則不宜食用固體食物,以免發生哽嗆。
處理建議:
四、咬合反射 (Biting Reflex)保留
特徵:咬合反射是指當物品(湯匙、牙刷或手指)碰觸到個案的牙齦時,孩子的 牙齒會緊咬,當你想抽動湯匙或牙刷時,孩子會咬得更緊。
1.使用有軟膠套之特殊湯匙餵食,以免引發咬合反射時,傷到孩子的牙齦。
2.利用下頦控制手法(註1),協助口腔開閉。
3.餵食時,湯匙不要伸得太裡面,以免引發咬合反射;餵食時湯匙最好 放在雙唇位置,協助孩子用「抿」的方式抿下食物;湯匙避免碰觸孩子的牙齦。
4.若孩子的咬合反射已引發,切忌用力抽出湯匙,因為會導致咬得更緊。 應用「下頦控制手法」,先將下頦往上推,待個案顳顎關節變鬆後, 再順勢將下頦下推,使嘴巴張開,拿出湯匙。
五、不正常肌肉張力:
肌肉張力異常情形分成:
1.肌張力過高──即為「痙攣型」,這類孩子關節僵硬,張力很高。若肌張力過高 的情形影響到口腔,會造成舌頭活動少、嘴巴開閉困難、頭部控制可能過度後仰或過度彎曲,而造成餵食困難。
2.肌肉低張──肌肉張力低即為「遲緩無力型」,這樣的個案動作無力,嚴重者 軟趴趴地無法產生動作。
3.徐動型──這類個案的不隨意動作過多,動作穩定度差。
處理建議:
尋求物理治療師協助作適當擺位、姿勢控制及一些處理手法,使個案肌肉張力能維持在較正常狀況。
一個適當而及早的「餵食指導」及「口功能訓練」,對有口功能異常的發展障礙兒童是很重要的。口功能訓練應從小開始,在早期療育工作中,其重要性是不可忽視的。由於篇幅限制,下期將繼續介紹「口腔動作異常的訓練」及「特殊口功能異常的處理」,敬請拭目以待。
(作者:林麗英,為資深語言治療師 現任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早療總督導)
【備註】
1.下頦控制手法係為利用食指、中指和大拇指三指來控制個案的下頦,以促使嘴吧的 開、閉。下頦控制手法可分為:
A.側面控制法
B.面對面控制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