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淑娥
要瞭解如何輔導幼兒發音的技巧,首先需瞭解國語語音的特質,國語的語音分為韻母和聲母兩大類。
韻母可分為
(1)單韻母/ㄚㄛㄜㄝ/;
(2)複韻母/ㄞㄟㄠㄡ/,單韻母後面加上/ㄧ/或/ㄨ/組成;
(3)聲隨韻母/ㄢㄣㄤㄥ/,單韻母後面加上/ㄋ/或/兀/組成;
(4)捲舌韻母/ㄦ/;
(5)介音/ㄧㄨㄩ/;
(6)結合韻母,由2-3個韻母組成,如/ㄧㄚ、ㄨㄞ、ㄩㄢ/。
聲母的發音要同時注意發音部位和發音方式兩方面:
1. 依發音部位不同,分為
(1)雙唇音/ㄅㄆㄇ/,上下唇閉合發音;
(2)唇齒音/ㄈ/,上牙齒和下嘴唇靠合發音;
(3)舌尖前音/ㄗㄘㄙ/,舌尖放在上牙齒背面發音;
(4)舌尖音/ㄉㄊㄋㄌ/,舌尖放在上牙齦背面發音;
(5)舌尖後音/ㄓㄔㄕㄖ/,舌尖微翹,放在上牙齦背面和上顎接合處發音;
(6)舌面前音/ㄐㄑㄒ/,舌頭平放,與上顎前端接觸發音;
(7)舌根音/ㄍㄎㄏ/,舌頭後端的舌根和軟顎靠合發音。
2. 依發音方式不同,分為
(1)塞爆音/ㄅㄆㄉㄊㄍㄎ/,將肺部送出的氣流阻塞後發音;
(2)塞擦音/ㄗㄘㄓㄔㄐㄑ/,將氣流阻塞後摩擦發音;
(3)擦音/ㄈㄙㄕㄖㄒㄏ/,將氣流緩緩摩擦發音;
(4)鼻音/ㄇㄋ/,加上鼻腔共鳴;
(5)邊音/ㄌ/;
(6)送氣音/ㄆㄊㄎㄘㄔㄑ/,發音時有強的氣流送出嘴巴外面。
正常幼兒語音的發展韻母比聲母早,韻母除/ㄩ/外,在三歲以前都已發展完成;單韻母最早學會,其次是複韻母,再來是聲隨韻母和捲舌韻母。
聲母的發展,在3歲以前/ㄅㄇㄉㄆㄊㄋㄌㄍㄏ/已發展的相當穩定;3至4歲/ㄐㄎㄑㄒㄗ/也穩定;4至5歲/ㄘㄙㄈ/亦穩定,翹舌音/ㄓㄔㄕㄖ/到五歲以後才比較穩定。
四聲(聲調)的發展在兩歲左右已完全掌握;
一聲和四聲先發展,再來是二聲,最難的是三聲。
一般幼兒在7歲以前可以發展到成人標準的正確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