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瞻性預防
控制環境中會引發自傷行為的誘因,如環境噪音干擾、調整活動難度、訂定規則、口頭提示自傷行為後果。
2、行為後果
自傷行為出現以後,安排立即的(懲罰性或鼓勵性)的後果,使不理想行為終止。
①消減法:把引致自傷問題行為的增強物拿走,令自傷行為漸漸消失。Ex.撞頭得不到任何關注。
②隔離:限制個案在安全角落,沒不當的表現再回到原處。
③反應代價:自傷行為出現,剝奪學生的既得利益(如早期獲得的增強物),或撤除特定喜愛的活動。
3、技能拓展
以發展性的行為訓練,教導被社會認可的行為來取代。
①替代行為的訓練:上課不停敲打桌面,安排他接受敲擊樂訓練
②社會技能的訓練:加入社會技能的培育,能減少行為問題,增進社會適應
4、環境改造
建立環境安全性和可及性。Ex.穿防護物(如頭盔、手套)
資料來源:謝協君(民99)。玩具介入方案在降低發展障礙兒童自我傷害行為之應用。特教論壇,9,1-17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