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其他特教-名詞解釋 (14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適應體育是一種為了因應身心障礙學生的個別需求,

 由體育專業人士針對其需求,將體育活動做個別化的綜合性設計,

重視的是其殘存能力的發揮與增強,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累積缺陷假說(Cumulative-deficient hypothesis )

 

主要是指貧窮環境的影響,貧窮的環境會抑制認知能力的成長,這種抑制的效果會隨時間而累積,影響越嚴重。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erson-centered planning 【98彰師特研】

 

個人中心規劃(Person-centered planning ,PCP)。

PCP是一種以尊重當事人選擇生活方式的權利,並強調善用個人社會資源的生涯規劃型態。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inger 等人指出支持性的情境脈絡介入是一種家庭本位的親職教育,

它是到特殊兒童的家庭,一方面對特殊兒童提供必要的協助,另一方面也教育家長輔導其特殊孩子。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ook 與Hussey(2002)指出,在提供給身心障礙者輔助科技的協助時,有三類產品是身心障礙者可以選用的,

為選擇輔具時的優先選項,因為市場上可尋得的適用「商品」,不但價格較為便宜(不必額外增加調整改造費用及量身訂做的研發費用),同時,後續維修也可由廠商來提供。

然而,當市面上所尋得的商品無法適合身心障礙者的需求時,才要考慮「調整改造」(modified)或進一歩量身訂做(custom)輔具。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謂「普遍科技」(general technology),是指可應用在不同的用途上的科技,例如,擺位系統(positioning systems)、顯示器(displays)、控制介面(control interfaces)、電腦等,

這些物品並非只能用在某一特定用途上,而是能應用在各種不同用途中;至於所謂「特定科技」(specific technology),係指為了增進某一個特定領域的功能表現而使用的科技,如,溝通板、助聽器、餵食機、電動輪椅等(Cook 與Hussey, 2002)。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了能夠滿足身心障礙者各種需求,在輔助科技領域中,會利用「最小科技」(minimal technology)到「最高科技」(maximal technology)等一連串連續性的設計方式,來進行輔助科技的設計,而在這兩極端的輔助科技應用方式中,其中一端是利用輔助科技來提供「協助」(assistance)或「擴大」個人的能力,以便使其能完成某一任務,

例如,腦性麻痺患者經常伴隨口語表達問題,因此,在與他人溝通時,會因口語不清而造成障礙,此時,可以利用字卡或簡單筆談的方式,來協助澄清部分他人無法了解的語音,以「擴大」其溝通功能(Cook 與Hussey, 2002)。

一些供行動功能較弱者(如,肢障者、老人或腳受傷者)借用的電動車,透過這些「擴大」行動功能的輔具,身心障礙者或有臨時需要者皆可達到輕鬆購物的目的,這些都是利用科技或輔助科技來達到協助或「擴大」個人能力的實例。

而在滿足個人需求時所採用的輔助科技另一端之應用方式,則是採用顯著「替代」(replace)原本能力的方式來產生具有功能性的成果,例如,一位完全沒有口語能力的身心障礙者,需要使用一個能夠使其達到完全溝通功能的溝通板,或一位完全無法行走的肢障者,需要一輛手動或電動輪椅,以便能達到行動的功能。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謂「用品」(appliances),係指可用來為個人帶來方便的器具,此用品的使用和個人使用技巧程度較無關聯,換言之,用品的使用並不需要著重於使用技巧之要求;

相反的,所謂「工具」(tools),則需要發展出使用技巧才能妥切使用,例如冰箱,

一般來說,並不需要教導複雜的操作技巧就能使用它,就是屬於「用品」;而一些工具像是榔頭或鋸子,則需要具備一些使用技巧才能妥善應用之,就屬於「工具」。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謂「硬體科技」(hard technology),是指市面上能夠購買到且能組裝入「輔助科技系統」(assistive technology system)內的成品或零件,

而所謂「軟體科技」,係指做決定、策略、訓練、概念形成等人文領域(human areas);

「軟體科技」對提供身心障礙者有效的輔助科技是非常重要的,通常「軟體科技」會以下列三種方式之一的型態被加以保存: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謂「低科技」與「高科技」的區分,其實並不是那麼的明確,

通常「低科技」是指價格比較便宜、容易製作且容易取得的設備;

而「高科技」則是指價格較昂貴、製作較困難且不容易取得的設備,

所以像是簡單的紙筆溝通板、調整後的食具(如,有特別握把的湯匙、斜口杯)或簡單的副木夾具等可以算是「低科技」輔具,然而像電動輪椅、電動溝通板、電腦等需要應用較多高科技來製作之輔具,則算是「高科技」輔具(Cook & Hussey, 2002)。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謂「輔助科技」,係指利用科技來協助個人完成某一項功能性的活動;

當科技並非用來作為個人從事日常生活與功能性活動的工具,而是將科技用來做為補救教學或復健計畫的工具時, 則是所謂的「復健或教育科技」(rehabilitative or educationaltechnology),

換言之,一項科技會被稱為「輔助科技」或「復健或教育科技」,完全視其應用的領域而定,「復健或教育科技」(如,認知訓練之軟體)常會被用來做為發展身心障礙者使用「輔助科技」時所需技能的訓練之用(Cook & Hussey, 2002)。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數位包容(e-Inclusion/digital inclusion)係指用來建立一個沒有歧視的資訊社會所推動之所以政策與活動。在這樣的社會中,個人不會因為教育程度、性別、年齡、種族以及居住地區之不同,而有不同接觸與使用資訊的機會。

  數位包容是歐盟(European Union)繼美國提出數位落差/差距(digital divide)現象、數位機會(digital opportunity)措施之後,進一步用來推動建立具有包容性資訊社會的各項資訊措施。

  數位落差造成擁有資訊設備者語沒有資訊設備者之間生涯發展的巨大落差,數位機會用來提供沒有資訊機會者接觸與使用資訊的機會,以縮短數位落差,數位包容則進一步根據研究發現,嘗試透過以人為本的理念,建立一個沒有資訊障礙地社會。

  一個沒有資訊障礙地社會,讓不同教育程度、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種族、不同居住地區之民眾,都享有同等的資訊接觸與使用機會,使民眾都能夠享受到資訊科技對於學習、生活、就業的福祉,這樣的社會是歐盟期待在2010年能夠達成的數位包容社會。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評定者對受評者的一般印象,會影響其對學生實際表現的特性之評定結果。

例 如評定者對某位受評者有較佳的印象,則容易在每項特質上均評予最高的等級,反之亦然,如此會影響實作評量的信度。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指正反兩面資料的呈現必須相隔一段較長時間時,則正面資料必須在反面資料之後再呈現,使學生對正面資料保持印象清新的效果,即是「時近效應原則 。 」

而為達到教學效果,可在事件發生之 當時,給予適當增強,如考試良好即給獎,犯錯即懲罰,時間不可拖過久。

屬溝通原則之一。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要呈現正反兩面資料且企圖使正面資料的印象加深時,應先呈現正面資料,立即接著呈現 反面資料,使學生對正面資料產生先入為主的觀念,亦即產生「原初效應」。

屬溝通原則之一 。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先後學得舊的與新的兩種經驗,當你要回憶舊經驗時,新的經驗產生干擾的作用,叫做 倒攝抑制 。

換言之,倒攝抑制是因為從學習到回憶的一段時間之內又產生新學習,新學習存在記憶中, 影響了對原有舊學習的記憶。

此作用與新舊學習材料的相似度、練習程度、及新學習插入時間有關。先後 學得舊的與新的兩種經驗,當你要回憶新經驗時,舊的經驗產生干擾的作用,叫做順攝抑制 。

常生活 中,順攝抑制的例子很多,例如朋友搬新家、換了新電話住址,當我們要記他的新電話時,受其舊電話號碼的干擾。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指一旦青少年因犯錯而遭致「壞孩子」的負面標籤,自我概念深受打擊,自 知無法獲得傳統社會團體認同,轉而依附同類(壞孩子)標籤同儕團體,學習其動機、態度、偏差行為模式,此歷程即自我標籤。

由此可知青少年的低自我肯定、負面自我形象或自我概念乃導致偏差行為的重要癥結。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認為人之所以成為犯罪者,往往肇因於父母、學校、朋友、警治機構等,在 處置個人之偏差或違法行為時,對其貼上了「壞」的標籤,致使他轉而依附具相同標籤(壞孩子)的同儕團體,

近於「比馬龍效應」或「自驗預言 。 」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師的期望本身足以使學生變得有或沒有成就。如果某一學生的智 力測驗結果智商較低,教師預期他將無可造就,有意無意忽視他,這種態度足以使這個預期成真,這就是「自驗預言 。 」

這乃是因為教師的自驗預言透過影響教師本身的行為(師生交互作用),而影響學 生的自我概念,進而影響學生的成就動機。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B.Cattell 運用因素分析,從賽斯通(Thurstone)的七種基本 心能中分析出兩種性質的智力:流體與晶體智力。

 

前者以神經生理為基礎,隨神經系統的成熟而提高,不受教育文化的影響,如機械記憶、分類與邏輯推理;

後者經由社會文化經驗而獲得,如詞彙、語言理解和普通常識。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