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般腦性麻痺的小孩,因為不正常反射的影響,容易有一些錯誤的姿勢(連淑華、高愛德,1987),因此必須進行擺位的處
理。
在擺位之前必須先考量擺位的元素,包括:(一)選擇符合所要進行工作類型所需的動作姿勢;(二)在此姿勢下之承重力
與平衡;(三)在此工作項目中所需的協調動作(Orelove &Sobsey, 1991)。
擺位的原則依據姿勢的種類、時間與應用時機之需求可歸納為下列幾點:
(一)每天要用不同姿勢一段時間。
(二)每45-60 分鐘變換一次姿勢。
(三)在執行一般的日常生活活動時,如攜抱、餵食、穿衣、洗澡、遊戲、睡覺、衛生訓練……等,都要注意小孩保持一
個正確的姿勢,以避免不正常的動作型態與肌肉張力出現。
(四)當進行擺位時,如果發現孩童出現疼痛、疲倦、不舒服、不良動作反應時,則要暫停擺位。
在班級實務中教師大致可以參考上述原則為腦麻孩子進行擺位處理。
然而由於每位腦麻孩子的情況各異,擺位時間的長短仍宜以治療師的意見為關鍵考量(Campbell, 1993)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