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r 24 Tue 2009 06:37
特教歷屆考古題--答案勘誤 (Ⅲ)
- Mar 23 Mon 2009 10:05
感覺連帶(Synesthesia)
感覺連帶是指從接受一種刺激型態而感受另一種型態的知覺作用。
心理實驗的結果已漸漸肯定感官間所存在的相互關係,如從「聲音線索」可以在心目中想見動作的情形。
所以許多後天失明的人,雖然看不見,但還可以利用感覺連帶的現象,來彌補視覺的缺陷。〈郭為藩,1984 P11〉
- Mar 22 Sun 2009 09:01
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
所謂合作學習係指教室按學生不同的學習程度與能力進行異質性的分組(小組成員較具有常態性的分配),而教學時除了教師提供教學服務外,小組成員間亦可相互教學互相觀摩。
其與上述小組團隊差異最大的地方為教師的直接介入教學的狀況較少,而是由藉由小組成員以互助合作的方式透過問題解決、作業單練習及其他活動的方式來進行學習。
其優點為學生可以分擔教學的責任,增進學生的動機與行為,增加學生彼此間的教學相長與互動的機會;同時教師可以挪出較多的時間針對特殊的學生提供更多的協助與照顧。
其缺點為小組成員的掌握不易,教師得安排具有責任感或能力較佳的組員擔任組長或帶領的工作;此外學員彼此互動討論的時間會增多,有可能因此減少直接學習的時間。
- Mar 21 Sat 2009 09:01
列舉四項教室中常用的生活學習輔具
1. 閱讀輔具:可提供斜面書桌、翻書器、或改用電子媒材,輔以滑鼠或其他環境控制。
2. 書寫輔具:依照不同情況,對有握筆能力的學生提供加粗加重、掌套式、手臂支撐式握筆器;無法握筆者,則可使用語音輸入軟體或語詞預知系統,搭配適合的輸入方式,如滑鼠、鍵盤敲擊器、麥克風等。
3. 進食輔具:提供有抓握能力學生,依照不同使用方式給予加粗或加重湯匙、旋柄湯匙或改良式大湯匙等。
- Mar 20 Fri 2009 01:07
特殊教育學校(班)國民教育階段智能障礙類課程綱要
有關『特殊教育法規精粹暨歷屆試題演練』 P1-106~P1-107 答案勘誤如下:
(B)現行「特殊教育學校(班)國民教育階段智能障礙類課程綱要」中,將智能障礙學生的課程內容分為六大領域。請問下列教學目標與六大領域的配對何者正確?(A)「能認讀家人的姓名」是屬於社會適應領域的目標(B)「能用手指撿起彈珠般大小的物品」是屬於生活教育領域的目標(C)「能使用毛巾清潔臉部」是屬於休閒教育領域的目標(D)「能認識一百元及五百元的紙幣」是屬於職業教育領域的目標【94教檢】【95北體教檢模擬】【95林口啟智】
註:(A)實用語文(C)生活教育(D)實用數學
- Mar 19 Thu 2009 09:00
列舉三項在校園內的行動輔具。
1. 助行器:用於剛開始有行走能力的肢障學生,常用的有前推式、後拉式與軀幹支撐式。
2. 拐杖:用於有行走能力,但平衡能力不良的個案。常見有前臂拐、四腳杖。
3. 輪椅:用於無法自行行走或無法行走很遠的個案。可概分為可自己推與他人推動輪椅。
- Mar 18 Wed 2009 08:58
列舉兩項教室中常用的擺位輔具
1. 特製課桌椅:
一般的課桌椅無法提供CP學童完整的擺位功能,
所以藉由可調整高低或傾斜角度的特製課桌,搭配具擺位功能或支持良好並能分散臀部壓力的椅子,讓其在教室學習時,能避免身體不適的干擾,增加上課專注力。
- Mar 17 Tue 2009 10:48
智能障礙者的語言表達能力狀況如何?
1. 智能障礙者常伴隨有語言發展的遲緩,以及由於發音器官的運動機能障礙,因此常會有發音困難或錯誤的現象。
字音被省略、替代、歪曲、添加等現象產生,使得口語的表達內容令人費解。例如:『飛機』說成A機,『喝水』說成ㄜ水。
2. 不同障礙程度者之語言表達和語言理解之心理發展年齡各有不同,愈重度者愈依賴手勢語之表達。
- Mar 16 Mon 2009 09:54
central auditory processing disorder(CAPD)
【98中原在職】
「中樞聽覺處理異常」Central Auditory Processing Disorders, 簡稱CAPD
並非某種單一疾病,而是與學習障礙一樣,屬於功能上的瑕疵。
除學障外,CAPD亦常見於其他具有中樞神經系病理的亦常,如失語症、老人癡呆症、腦傷,以及未經證實、但卻可能具有中樞神經病理的異常,如發展性語言異常、閱讀障礙及注意力缺陷。
- Mar 15 Sun 2009 08:47
依torrance的創造力分別設計教學活動
一、精進力(Elaboration)
精進是組織創意,精簡內容,計劃周詳的能力。此外,精密也是進步的動力,在精益求精的過程裡,不斷的思考及評估,無形中會增進流暢與變通的能力,包括精密本身的程度。
活動一、同學互畫像
請同學兩兩一組,以下面圖形為基礎進行五分鐘的同學互畫活動,用以發現朝夕相處同學,尚有許多特點是平日未曾發現的。之後再請同學將繪圖交換,看看在他人的眼中的自己,並針對此童話內容進行修正與補充,最後在畫旁簽上名字並寫下一段贈語,送給原畫者永久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