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特教-申論題 (31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Q1:當孩子出現哪些問題時,需要就醫?

: 當親師發現孩子出現情緒和行為問題,如緊張、焦慮、心情不好、生氣、暴躁易怒、破壞東西、傷害他人或自我傷害、學業成績或生活自理能力明顯退步,而讓老師和家長感到困擾時,就可以前往醫院就診。

Q2:當家長或老師發現孩子有疑似情緒行為問題出現時,應到何處就診? 

答:可以到有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兒童心智科的醫療院所,例如台大、榮總、長庚、馬偕或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各院區(松德、婦幼、和平….)等。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方面

  • 整型治療需時多久?

耳朵的自體移植約需時一年,牙床矯正要看小朋友發育的情況,時間長短不定。

  • 自體移植手術所需的肋骨可不可以用父母的?

不行,有排斥的問題存在,一定要用自己的肋骨,不能用父母的。

  • 小耳症不理會它會有什麼後遺症?

純就美觀的觀點而言,是沒有後遺症的,不過如果考慮聽力及心理的影響,這些是更嚴重的後遺症。有形的缺陷,我們可以用手術改善,心理上的創傷就很難彌補,這可能是要考慮的後遺症。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當遇到盲多重障者時,也許外表或特異行為會使你有些訝異,但請不要因此排斥他,請試著敞開心接納他,幫助他。
  •  

  • 盲多重障礙者進入陌生環境時,會很容易緊張、不安,此時請輕握他的手或靠近他的身旁,將可以帶給他安全與舒適感。
  •  

  • 盲多重障礙者大多是畏縮、被動的,又因身体殘障的限制很難表達意願,所以常會失去參與活動的機會。因此,請你用熱誠、体貼的心,引導他參與活動或工作,讓他從做中學,並培養健康的人格。
  •  

  • 與盲多重障礙者相處時,請不要忽視他們說話的能力,即使辭不達意,也請耐心地聽,敏銳地觀察,以了解其意。如果他不能說話,但可以聽,也想與你溝通,請不要保持緘默,因為他喜歡聽你說話,也能從說話聲中享受到被人關愛。
  •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類語文能力的發展順序為聽、說、讀、寫四個相互關聯,序列發展的技能,聽覺上的缺陷,使得大部分聽覺障礙學生會出現語言發展遲緩的問題。吳玉琳(2007)認為影響聽障者最深的是語言理解與表達的能力,往往負面影響到其學業發展與社會適應的能力。

     

    一、聽覺能力

    聽覺障礙學生的聽取能力與殘存聽力有密切的關連,依聽力的損失程度,有不同的聽取狀況,聽力損失較輕微者,可經由助聽輔具來改善狀況;聽力損失較重則除了佩帶助聽輔具外,還需要接受聽能及說話訓練,才能有效發揮殘存的聽力。聽覺障礙學生對於聲音訊息的接收並不完整,較無法察覺來自後方的聲音,對於他人說話語氣的變化無法掌握。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閉症兒童特殊的行為特徵會造成父母在教養上的困難度,以下將從三大基本能力-溝通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及社會互動能力的面向,探討父母教養自閉症兒童時,所能採取的實際策略(王欣筑,2005;袁宗芝,2002;張正芬,1995;陳秀鳳,2004;曾世杰、胡致芬,1989;楊宗仁、張雯婷、江家榮,2003;楊宗仁,2004;劉瓊瑛譯,2007)。

     

    一、溝通能力

        自閉症兒童對語言的理解有困難,同時具有溝通障礙,故在和其溝通上可採取下列四種教養策略: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耐(2008)指出:美國教育學者 TrautmanM.L. MiglioreE.T.2003)提出下列策略可供校方及家長參考推行: 

        ()了解校園霸凌的現象、事態的嚴重性,以及對孩童身心的傷害,不只是受害者,也包括施暴者。 

        ()留意霸凌的警訊及癥兆,找出受欺凌的「受害者」。 

        ()巡視校園死角,避免高年級生躲在隱蔽地方欺負弱小的孩童。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範例架構:

    範例1:小朋友新買的玩具(或零用錢)帶到學校無緣無故的不見
    因為想滿足所有慾:孩子看見喜歡的東西,卻沒錢去買,父母也不允許購買的情況,就容易引起不如去偷的想法,往往很衝動先拿再說,卻總很容易被發現拆穿。 

    範例2:合作社阿姨抓到小朋友沒有付錢夾帶物品出場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漸進性:

    林宏熾(2001)整理國內外學者說法,認為重度障礙學生之常見教學型態有社區模擬教學(CSI)、社區參照教學(CRS)、社區本位教學
    (CBI)。若細看內容不難發現,正是從教室到學校到社區的漸進式演變,社區本位教學經歷這樣的發展,才開始以社區為教學的場所以及課程的教材。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9竹師特研】

    C彭真罹患腦性麻痺,其有關認知能力表現,下列何者正確?(A)語文平均智商顯著低於非語文平均智商(B)語文分測驗以同類測驗表現最好(C)非語文分測驗以符號替代測驗表現最弱(D)非語文能力以痙攣型表現最佳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題解決訓練最早是由D’zurilla和Goldfried於1971所提出。

    D’zurilla和Goldfried的問題解決訓練五步驟可簡述如下(引自Yell, et al., 2001):

     (一)問題定向(Orientation to the problem):教導學生學習如何辨識問題,並讓學生了解他可以用比較合宜的方式去處理問題。

     (二)界定問題(Definition of the problem):教導學生如何界定問題,並探討有關此問題的任何因素。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梅聖年 馬偕醫院神經內科醫師

      癲癇其實是一種腦細胞在短時間內過度放電所致的一種現象,而根據放電的部位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症狀,發作時情形也有不同狀況,輕者如點頭、眨眼、失神、行為異常或局部肢體抽搐,重者會全身痙攣及意識喪失,口吐白沫或大小便失禁,這些患者若經過適當的抗癲癇藥物治療,大部份的病人都會獲得改善,使發作減少,減輕及完全控制,亦有部份病患完全痊癒。在日常生活中與癲癇患者相處的機會越來越多,故了解癲癇病的特性,可對患者更了解而給予更多的協助。現在就以癲癇患者的生理、心理特質加以說明:

    癲癇患者之生理特質

      癲癇患者之中樞神經系統極易受內在或外在之刺激而誘導發作,這種情況在青春發育期最為明顯。很多學生因課業繁重,競爭激烈下便徹夜不眠,但對患者來說睡眠卻是最重要,因缺乏充足睡眠最容易誘導發作,發作頻繁會使學習因難或注意力不集中,故睡眠充足是十分重要。一般而言最少每晚有七、八小時為恰當。至於是否需要午睡則視個人習慣而定。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成年智障者出現精神疾病的風險相當高,這是因為他們的生理、心理、社會與家庭各方面的因素交互作用。

    目前的盛行率研究顯示大約百分之二十到百分四十的成年智障者患有精神或行為問題。

    不習慣於服務成年智障者的專業工作人員,可能會不恰當地把精神疾病的徵狀當作為智障的行為模式,造成所謂『診斷遮蔽』效應。

    往往我們只看到成年智障者的『智障』問題本身,忽略他們行為問題的背後,可能是因精神疾病所造成。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重性精神疾病 (Psychoses):

    成年智障者的重性精神疾病可能表現出精神錯亂、奇怪行為、自言自語或疑神疑鬼等徵狀。

    那些典型徵兆也許不容易被正確辨認出來,因為智障者的精神疾病容易被『智障』本身所遮蔽,導致智障者被診斷為精神分裂或妄想症等。歇斯底里的症狀,視幻覺或假性抽搐等都是常見的問題。

     雙極性情感病通常與家族史有關,會以躁狂、憂鬱或混合方式出現。不正常的活動程度及社會與生理功能通常都會出現於躁狂症。退縮、混淆、嘔吐、自我傷害、侵略行為就可能以類似憂鬱症的症狀呈現出來,而智障者也容易出現週期較快的躁鬱症。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視障學生圖表的報讀涉及三個層面:數學圖表內容的撰寫、報讀者的報讀風格、視障學生的程度等,茲分述如下:

     

    (一)數學圖表內容的撰寫方面

    (1) 圖表報讀要能信、達、雅;文字敘述要簡要,文字內文即等於圖表意涵。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情緒或行為問題的理論很多,每個理論都各有自己對情緒或行為問題起源的假設,這個假設往往引導該理論發展情緒或行為問題的處理對策的方向。

    大致而言,對情緒或行為問題起源的觀點可歸納為三類(楊坤堂,民89;Newcomer, 1993):障礙(disability)、偏差(deviance)、疏離(alienation)。

    1.障礙觀點:持這種觀點者認為個體的情緒或行為問題源起於其內在因素,強調個體的器質性原因,機體損傷或個體的生理功能失常;生物理論、心理動力論可為代表。

    2.偏差觀點:持這種觀點者認為情緒或行為問題源起於個體功能問題,是個體內在因素(如內在易感性因素)與外在因素(如不利的環境力量)的相互影響與作用的結果,外在壓力妨害健全的情緒發展;生態環境論者可為代表。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閱讀障礙者和一般人相較,在聽知覺方面,乃有以下幾種缺陷:

    1.聲音一符號聯結問題:不能做字形和音素的聯結;

    2.聽覺辨別困難:辨別字和字母音的異同有困難,如:子音「b、p」,「m、n」;

    3.聽覺序列困難:記憶短期保留音的順序出現錯誤,位置相反,如enemy成emeny;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閱讀障礙者和一般人相較,在視知覺方面的問題,乃有以下幾種缺陷:

    1.視覺辨別困難:即不能辨認字母或字之間的異同,尤其是相似的字,如「n、m、u」、「b、d」的混淆等;

    2.知覺速率緩慢或遲疑:朗讀慢且費力;

    3.視覺序列困難:無法適當將視覺序列保留在短期記憶,以致對字中的字母形成錯誤的知覺,而將「in」讀成「ni」等;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用的聲韻覺識練習包括以下列三項:

     (1)類似音與調的聽辨練習,

     例如「東灘與通擔」發音是否相同,「五光與五廣」聲調是否相同。聽辨練習需優先針對學生較難分辨之語音進行練習,且先以「真實語詞」進行練習(例如能判斷及指認所老師所說之語詞為「安全帽」),再逐步採用非真實語詞(例如平安與平骯)之分辨),最後再採「單音」之聽辨練習(例如ㄢ與ㄣ之分辨)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Carbamazepine

    這種藥物可以用來治療各種形式的癲癇(失神發作除外)。因智障者通常有多種癲癇,這個藥物是最常使用的藥物。

    ‧副作用

    最常見的副作用是身體起疹子,當藥物停用時,就不會再出現了。噁心與嘔吐也許會發生,藥物毒性會以頭昏、想睡與視覺干擾出現。血液疾患也許是致命的副作用,如果案主出現發燒、喉嚨痛、疹子、或出血等都可能是藥物的副作用導致血液出現病變。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abrowski以「過度激動」為一種發展動能,他認為資優者自幼即精力充沛、活潑好動,有時可能會被認為是過動兒,但也因此種特質,使其對感興趣的事物能夠持續專注地投入。

     

    Dabrowski認為資優生有以下五種過度激動特質: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