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懲罰、管教、輔導之區別:

(一)懲罰──是對犯過或違規者給予身心上適當的痛苦或不適之報復,是管教活動的一部份。包括報應性、懲戒性、感化性及恕道性之懲罰。懲罰掌握無據不罰、無效不罰、無益不罰、無需不罰之原則。(歐陽教,民87)

(二)管教──包括消極面與積極面之管教

     1.消極面:有效處理學生問題,避免破壞秩序或不當行為發生。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指經由視覺或聽覺,個人對單一次出現刺激中事物所能記憶的量。

一般人能短期記憶的數字平均數是七位數字,其個別差異是上下限各是9位及5位數字,英文單字的記憶廣度是4個音節或10個英文字母。

又稱認知廣度(cognitive span)。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人總以為調皮搗蛋、活潑亂跳、注意力不集中、行為衝動或有攻擊性行為就是過動兒,然而若非經醫生進行症狀判斷,我們將無法視為過動兒。

  根據研究顯示,過動兒可能是體內化學物質不平衡產生,若班上有疑似過動兒之兒童,應長期做觀察記錄,並協助家長與小兒科醫師討論,經診斷結果做以下輔導:

(一)非過動兒之輔導方式

1.運用行為改變技術,增強原理,耐心輔導,逐步改變其偏差行為。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漢生醫生 (Dr. G. A. Hansen) 於1873年發現痲瘋桿菌 (Mycobacterium Leprae), 也是確定引起人類感染漢生氏病 (痲瘋) 的元兇,但至今尚未有令人滿意的桿菌培養方法;其有效的治療及控制也要到1940年代後期,才發現「普羅命(Promin)、地阿松(Diasone)、或二胺苯?(Dapsone) 」磺胺類化學劑以及其誘導劑才告成功。

其他動物未曾感染人類型痲瘋,只有無抵抗力的人類經長期接觸才感染此病症。痲瘋桿菌侵入人體之周圍神經、皮膚及其他組織如:上呼吸道、粘膜、眼球、肌肉、骨骼、睾丸等。


樂生病是俗稱的''麻瘋病''麻瘋病是感染麻瘋桿菌所造成的疾病,是細菌性的疾病,九成的人對此病有自然免疫力,主要侵犯人體皮膚、粘膜及周圍末梢神經。患者經由呼吸道和皮膚等傳染,潛伏期三至五年,孩童及年輕人易受感染。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意義:

概念構圖由Novak和Gowin(1984)所提出,「概念圖」是由命題所組成,每一個命題包括兩個概念節點及概念間的連接語。

而「概念構圖」,就是概念圖的建構歷程。

即構圖者將教學中的概念抽取出來,並以一個「核心概念」為主題,再圍繞此一核心概念,將所有構關的概念組織起來,以成為表徵整體知識結構之語意網路圖。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參考特教法施行細則第18條及各教育階段身心障礙學生轉銜服務實施要點)

(一)轉銜服務的意義:

係指學生學習跨階段時,如學前教育大班、國小六年級、國中三年級及高中(職)三年級,要進入另一階段學習時之各項服務,讓學生能順利做好各項銜接工作。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兒童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以肢體障礙為主的多重障礙,其係一種由於關節及其周邊組織慢性發炎引起疼痛的慢性疾病。

關節炎的成因甚多,有細菌感染、風濕熱、外傷、痛風、類風濕、退化及其他非關節性風濕等引起的關節炎。

由於關節炎在兒童期最常發生者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所以常被稱為兒童風濕性關節炎。

該病發作時,除了會疼痛以外,尚會有局部灼熱感、情緒不穩定、表情呆滯、學習遲緩等反應,因此孩童會因長期請假缺課,而影響其學習及學業成績。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溫柔教導法是由John McGee 發展, 應用非厭惡 (non-aversive) 的方法用來處理具有挑戰性的行為,

這種方法是經由溫柔, 尊重和團結而建立聯結 (bonding) 和相互依賴, 治療者和被治療者間的聯結是兒童進步的根本.

溫柔教導法強調沒有條件的接納自閉症者, 治療者要學習對被治療者有情感的反應, 並認可每個人的尊嚴.

此外, 溫柔教導法也認為挑戰性的行為是溝通的訊息, 可能是表達不安, 不舒服, 焦慮或生氣.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擁抱治療和天寶 (Temple Grandin)所發明的擁抱機/擠壓機 (hug machine/squeeze machine)所提倡的深度壓力 (deep pressure) 治療是不同的.

天寶的方法是生理的, 類似感覺統合的觀點.

而擁抱治療的理念則認為自閉症是母親 (父親) 和兒童間共生聯結 (simbiotic bond) 的破裂, 因而導致自閉症兒童的焦慮, 退縮, 和社會互動失敗. 一旦親子間的聯結重新建立好, 孩子就會有正常的發展.

擁抱治療的方法通常是由照顧者緊緊抱著孩子, 並用溫柔的態度說話或唱歌, 孩子最初可能表現出生氣, 挫折, 試圖掙扎逃開, 甚至攻擊照顧者. 但是照顧者必須依舊緊緊抱著孩子, 必要時可將孩子頭部彎下, 讓下顎碰到胸部, 照顧者要緊抱孩子直到孩子屈服, 通常療程持續45分鐘.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板時間(floor time)又稱發展性個別差異、關係本位模式(Developmental、Individual Difference、Relationship-Based Model,DIR),

地板時間的名稱主要是因為兒童的活動通常在地板上進行, 地板時間是一種平衡的交互動態關係, 而非成人主導的方式.

地板時間方法的支持者認為沒有讓兒童參與/建立關係的方法, 不但沒有減少兒童的困難, 反而強化兒童的問題.

地板時間方法的主要目的就是助長溫暖, 親密和快樂的互動關係.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