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氏症候群是基因缺陷所造成的先天性疾病,為第七對染色體的長臂(deletion 7q11)缺失,而導致一個或多個基因功能異常,其中以彈力蛋白(Elastin)基因與先天性心臟病等臨床症狀有關,發生率為兩萬分之一。

 

生理特徵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身心障礙者參與休閒活動的限制大致分成兩大類:

(一)外在因素:

 1.經濟問題:身心障礙者受雇率普遍低於一般人,多數身心障礙者沒有工作,因此他們參與休閒活動的經費多來自家人的資助,家人若不重視其休閒生活,將使身心障礙者參與休閒活動機會大大降低。

 2.交通問題:許多身心障礙者無法獨自搭乘交通工具,或者政府無法提供便利的免費或便宜交通工具(例如:復康巴士)使得他們較難參與社區的休閒活動。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千鳥格經緯論」的發展脈絡,可回溯至1986 年,Renzulli 在其資優三環定義(Renzulli, 1978)的三環結構圖形底層,但其正式探討則遲至2000 年,由於受到Seligman 和Csikszentmihalyi(2000)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的影響,才正式展開。

 

以圖文對照,說明從資優三環定義至千鳥格經緯介入理論的演變歷程如下表: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項目一:妊娠早期唐氏症篩檢

檢查週數:11~13週

對象: 34歲以內的孕婦應做此篩檢,34歲以上的孕婦則應考慮直接接受羊膜穿刺檢查。

目的:檢測胎兒染色體異常的機率。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妥瑞氏症是一種遺傳性的神經運動疾病。在美國約有10-20萬人罹患此疾病。大約有1百萬名美國人可能有非常輕微的 妥瑞氏症症狀。妥瑞氏症患者的身體會出現不自主的、重複性的動作,稱為抽筋(tics)。抽筋不會一直出現,但可能會因疲勞或壓力而惡化。

  

為什麼叫做妥瑞氏症?

1825年,一位法國神經科醫生Jean-Marc Itard 首度將妥瑞氏症描述下來,當時Itard正在照顧一位從7 歲開始發展出聲語型抽筋的貴婦。由於抽筋使她無法控制的發出尖叫聲和咒罵聲,因此她被送往隔離。 在Itard 首度紀錄妥瑞氏症的六十年後,神經心理學家Edouard Brutus Gilles de la Tourette (出生於 1857; 死於 1904) ,於 1885 年詳盡的紀錄許多抽筋病患的病徵。 其中也包括Itard所研究的法國貴婦。 

  • 妥瑞氏症的病徵通常在 18 歲之前出現,在7 歲半左右發作。

  • 第一個症狀通常是臉部抽筋,例如:眨眼睛。

  • 雖然有一些治療方法,但至今仍無法使妥瑞氏症痊癒,病患終其一生都要與其症狀共處。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出版,是一本在美國與其他國家中最常使用來診斷精神疾病的指導手冊。

 

現行版本 DSM-IV-TR

五軸式診斷系統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班上有特殊生,教師是很辛苦的,但也可以利用次機會,給學生們好好上堂生命教育的課。在此提供一些教師用過的方法,或許您也可以從這些經驗中自創一套您自己的教育方式。

 

1. 角色扮演:讓排斥罕病學童的小朋友來扮演生病的角色,讓他體認生病時,有特殊需求還要受到其他同學排擠的感覺。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習策略是指促進各種學習情境中資訊的習得、儲存、檢索、統整與運作的各項原理原則與技術。

學習策略教學重點在於教導學生『學習如何學習』。

記憶缺陷的特殊兒童(如MR、LD)的記憶力缺陷特徵於教學上可以運用策略如下(孟瑛如,2002;何華國,1996,1999;楊坤堂,2002;葉重新,2005) :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育部令:修正「特殊教育課程教材教法實施辦法」名稱為「特殊教育課程教材教法及評量方式實施辦法」並修正全文

 

中華民國99年12月31日教育部臺參字第 0990218743C  號令
修正發布名稱及全文 14 條;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處罰效果的影響因素:

 處罰效果的發揮繫於有效運用懲罰物的方法。

 

(1)處罰的延宕—快或慢:若要讓懲罰效果最大,就應在不適當行為發生後,立即給予懲罰物。(如:晨間打掃)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