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特教課程與教學-名詞解釋 (27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神經印象法(neurologicalimpress method)即藉由教師朗讀聲音與學生自己朗讀聲音之反覆聽取與回饋,增加朗讀流暢度之神經印象。

實施方法為教師與學生坐近些, 教師與學生同時朗讀, 初期教師唸得大聲些及快些, 學生較熟練後, 教師即唸得比學生慢及小聲些,

重複數次後, 最後則讓學生獨立閱讀。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同步的傾聽閱讀(simultaneous listening-reading) 即學生與錄音機的播放作同步的文本朗讀。

此一方法可減少人力, 但也應避免學生產生只聽而不讀之現象。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配對式閱讀(paired reading)即將一位閱讀困難者與一位閱讀能力較佳者配對, 後者可以為父母、輔導者、同年級或較高年級同學等。

進行方式可以採用前述同步式、複述式或同伴式之共讀。

朗讀過程一發現學生具有不會讀、讀錯或產生朗讀誤失處,則輔導者立即給予提示。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同伴式閱讀(partner reading)即學習困難學生二人一組作共伴閱讀, 二人交替唸一句或數句,直至唸完全文。

一般而言, 二位皆具閱讀困難者為共伴, 可減低閱讀恐懼, 藉由指導他人也可增進自信。

不過, 教師最好先給學生適當指導, 確定其皆已具有適當獨立閱讀能力後再進行同伴式閱讀。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複述式閱讀(echo reading)即教學者每唸一句或幾句, 學生即隨之複述。

此一方法對初學者或閱讀困難者, 可給予較多較即時之示範作用。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協助式閱讀(assisted reading)

即學生在教學者之協助下進行閱讀。

教學者提供流暢閱讀之示範, 學生不會讀的字亦可及時獲得協助, 因此,學生較不致因閱讀困難而懼於閱讀。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重複閱讀(repeated reading) 即讓學生藉由多次閱讀, 降低其閱讀失誤及增進認字正確率、唸讀速度與閱讀理解。

重複閱讀之進行方式為先要求學生讀一次, 教師在學生遇到不會讀、讀錯或產生閱讀誤失時, 立即給予提示後讓學生繼續讀完。

讀完一次後, 教師即與學生討論其閱讀之困難或錯誤, 然後要求作再次閱讀, 其過程則與第一次閱讀進行方式相同。

直到理解閱讀內容且閱讀流暢度達教師預定目標, 再換另一篇閱讀文本。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詩歌朗誦式閱讀(choral reading)

即要求學生以朗誦詩歌方式朗讀文本, 或每人朗讀文本之某一部分並交替進行。

教師先作示範再讓學生練習。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者劇場(readers theater)即要求學生如演戲般朗讀文本。

其進行方式為先指導學生閱讀全文, 在學生具有適當朗讀流暢度後, 讓他們看著文本, 以戲劇人物說話之口氣朗讀文本。

學生不需背誦, 教學重點亦為流暢朗讀而非表演。

進行方式可一人分飾不同角色, 亦可多人分飾不同角色。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播報式閱讀(radio reading)即讓學生以朗讀廣播稿的方式朗讀文本, 其他同學當聽眾。

若配合場景佈置, 則因帶有表演性質, 較能引發興趣。

不過, 最好也先加以指導, 使學生較熟練後再作播報。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表演性閱讀(performance reading)即藉由帶有表演之性質以增加學生閱讀興趣及閱讀的抑揚頓挫。

其做法如下。

 

1.詩歌朗誦式閱讀(choral reading)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8高縣國小】

(C)65.閱讀流暢度(reading fluency)是閱讀能力的重要指標,其評量最常採用下列哪一種方式?

(A)計算讀出一個字所需之平均時間(B)計算一篇文章之讀錯總字數(C)計算對一篇文章每分鐘之平均讀對字數(D)計算讀完一篇文章所需之時間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什麼是虛擬教具?

在網頁中常見的虛擬教具有兩種:靜態或動態的虛擬表徵物(Spicer, 2000).

靜態的虛擬表徵物基本上就像是課本上的圖片或黑板上的繪圖,並沒有辦法像具體教具般可以自由操弄(如翻面、旋轉及移動等) .

動態的虛擬表徵物在電腦螢幕上也像是課本上的圖片或黑板上的繪圖,但他們像具體教具般可以自由操弄,像是物件(objects),學生可以透過滑鼠自由地翻轉及移動這些動態的虛擬表徵物件.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萬用揭示板所提供的教具元件是以當前教科書中最常使用的實體教具為藍本,加以數位化、元件化,使這些虛擬教具元件不但保有
實體教具的效能,甚至超越實體教具的限制,呈現出更清楚的數學概念。

例如實體的十格板是無法移動格子中的點,轉變成虛擬教具之後,每一個點都可以自由搬移(改變的可能性),可以傳神的表達「減」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板時間是由史坦利˙格林斯班(Stanley I. Greenspan)博士所發展的介入方法。

是指孩子的照顧者(通常是家長)花費在加入孩子的活動,並且跟隨孩子之引導的時間。

家長藉由參與孩子所偏好的活動,將該活動發展成為一種有效的介入,而不是要求孩子加入他們所為孩子設計的活動,因為這一類由家長強力主導的活動,常會造成孩子機械式的模仿或反應。

家長們只要每天花大約20分鐘,加入孩子的遊戲或參與孩子的活動。在家長和孩子之間,建立一種融入、安全和溫馨的感覺。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森田治療法」又稱「禪療法」、「根本的自然療法」, 它是在1921年左右由日本精神醫學專家森田正馬(1874-1938)所創。

此一精神治療法雖也受過西方當時流行的心理分析、精神醫學暨治療的一些影響,基本著想卻是源自大乘佛學智慧與日本傳統文化,尤其是禪的思想文化對此治療法的影響格外深刻,森田療法可謂是以大乘佛教與禪為思想源頭的東亞文化的產物。

森田治療法重視現在當前的人生態度,認為西方的心理分析理論無助於東方人的精神病態的徹底解決。森田尤其認為佛洛依德所說的神經症(neurosis)並不太適用,因為大部份具有精神異常的(日本)人基本上屬於他所描述的「神經質」。

所謂森田神經質指的是那些不能認清或接納帶給自己焦慮或威脅的自然現象,企圖排除它的人。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提示卡(Cue Cards)應用最普遍的一種視覺式指導策略,它可以包含一個或數個提示的訊息,用來提醒兒童該做些什麼事。提示卡就像是一位沉默的協助者,在孩子需要的時候,它可以提供必要的訊息,而減少特殊孩子對於口語提示或協助者的依賴。

 提示卡用來提示特殊孩子自己該做些什麼,不能做些什麼,在什麼地方做;而溝通卡則是用來協助孩子和他人溝通,因此兩者不大相同。

提示卡的呈現方式可以是一張照片、圖片或文字卡,也可以兩者兼具。

每個特殊兒童的能力、偏好及其所處情境各不相同,製作提示卡時,最好能先個別化的評估孩子的認知和視覺區辨能力,以符合其特殊需求。不同的視覺提示可呈現不同的效果,但也須考量孩子認知能力的差異。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會故事策略是由美國教育學者Gray所提出,由教學者將圖畫或圖片等視覺線索,配上短句,以編寫成具有教化意義的簡短故事,然後讓學生從反覆閱讀的過程中,將教學者所要傳達的訊息記住,進而遷移至現實生活的教學策略。

 

 當教師在編寫社會故事時,須注意幾項原則:

首先,一個社會故事只針對學生的一種問題編寫;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外學者Sigmon((1996)將服務與學習之關係分為四種:

一、service-LEARING:以學習目標為主,服務成果不重要(如:強調學習目標的教育實習課程)。

二、SERVICE-learning:以服務成果為主,學習目標不重要(如:傳統的志工服務、社會服務)。

三、service-learning:服務與學習的目標,彼此缺乏關聯(如:公共服務、勞作教育等)。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9教檢】

(B)  18.大中是國小一年級的學生,在進行加法計算問題5+6=□時,以從5開始數到11, 是屬於下列哪一種計數方式?

(A)全部計數(counting all) (B)相接計數(counting on)  (C)事實衍生(derived factors) (D)事實已知(known factors)

 

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